【廉洁微小说】 土特产
文/李永康
郑主任和我是校友,都在二中读完小学、初中,只是他高我几级。我读小学六年级,他考上中专走了。就在我读初三的最后一学期,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回来教一年级语文。有一次,我们班体育老师生病,他帮着代一节课。那天恰好是我大哥结婚的大喜日子,我请假喝喜酒,所以,也错过了郑主任给我当几十分钟老师的机会。郑主任和我第一次见面,就认定我是他的学生。因为是在包间的饭桌上,有一大帮人,加之他又刚刚担任副职享受副科级待遇,我不好驳他面子。
有一天下午,他约我在文庙广场喝茶。我如实给他说了过程。他非常认真地说,我确实是没给你们班上过课,只带过你们一节课,碰巧那天你不在,但你是那个班的一分子,无论如何,你都要叫我老师。
那我见你面是叫你郑老师好呢,还是郑主任好?
他端起茶杯湿了点嘴唇,自言自语道,这是个问题哈,让我想想。半分钟过去了,茶博士来续水。他随着音乐的节奏用中指轻叩了两下,果断地说,既然你是我的学生,我们还是执师生之礼吧,说句良心话,我混到今天这个级别花了十多年时间,也相当不容易,但一个地区像我这样的官员多如牛毛,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却只有一个,有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也感到骄傲。
我从手提袋里取出新出版的书——我是个自由撰稿人,也是个无业游民。我在扉页上写道:恭请郑老师指教。学生吴庸。签上日期(印章早就盖好的),双手恭恭敬敬地送上。
老师一定好好拜读。郑老师电话响了。他示意我放在茶桌上。接完电话,他抱怨道,成天坐在办公室却无所事事,离开单位一会儿就有人找。
我理解说,老师有事就先走,我是个闲人。
郑老师说,我今天是看了报上登了你大作出版的消息,打算请你吃饭喝酒表示祝贺的,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先在这里等着,我去把事情处理了就来。我说,改天吧。
一晃一年过去了,郑老师约过几次,都因为我在赶稿子错过了。
这天,郑老师一定要见我。晚饭安排在朱蹄花。那个店铺不大,当街两个门面,摆了几排条形桌,时不时有苍蝇在上面跳舞。郑老师走拢就喊,老板,来两个蹄花,两碗豆花。我找个位子坐下,郑老师去取碗和筷子,又拿开水来烫。然后去拈小菜。端过来一盘拌黄瓜和煮花生,他告诉我,喜欢吃啥自己去取。我说,够了。
几杯啤酒下肚,郑老师说,为了陪你这个大才子喝酒,我车子都不敢开。见我几乎没有动筷子,郑老师问,你啃不啃石观音板鸭,下酒安逸。
是临县那个以石观音刘德华板鸭注册,惹来官司的土特产吗?
就是。
哎,上个月我有位湖南武陵的朋友过来,给我带来武陵擂茶,武陵酒、武陵泰味酱板鸭,他走的时候,我不知道送他一点啥。我们这个地方既不是旅游胜地,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土特产。
郑老师问,这个朋友和你啥关系,他过来干啥。
我说,我和他是十多年的文友,通过很多次信,算得上神交已久,就是没有见过面,这次他在邻县领个诗歌奖,顺道来看看我。
哦,郑老师点点头说,不过,我们这个地方有一样土特产,但不好送你这样的朋友。
于是,郑老师就给我讲起一件关于巧送土特产的故事来。
两年前,郑老师单位邀请北京几位专家来评审项目,一把手觉得是个机会,约其中一位专家挤空闲给本系统干部群众讲一小时的课。专家什么条件也没提就愉快地答应了。一把手要郑老师给她封个红包,意思是给点讲课费。她起初不要,郑老师急中生智,说,人民币也是我们这个地方的土特产,方圆几百公里以内,就我们这里有造币厂。那专家笑了笑,只得收下。
我把这件事给一把手汇报,一把手夸我有创意。
我说我听说过了。
郑老师举起杯子要和我碰杯,还得意地问我,老师干得漂亮么?!。
我为郑老师难过,只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声。我不敢告诉他,那专家收下的“土特产”在离开之前退还了。她说这次来,单位已经付了费用,能顺便分享一些观念也是一种享受。这是我从和郑老师单位一把手接近的朋友那里知道的。我还知道不到四十三岁的郑老师几个月前退到二线担任副调研员,成了一位闲人,这与土特产有没有关系呢,我不好瞎猜。
那天我们都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