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栏目>基层快报

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做到三个“不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5-28 浏览次数: 【字体:

干事创业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牢记责任与使命,勇挑重担、身先士卒,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亮出干事创业“新姿态”,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好氛围。具体来讲,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做到以下三个“不为”:

一是干事创业必须克服“不想为”的思想惰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几年下来,要实实在在地干成几件事,真正推动一方事业发展,真正惠及一方人民群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要不断增强恪尽职守、主动作为的高度自觉,不断增强以身报党、履职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对党的热爱转化为谋发展、抓党建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是干事创业必须消除“不敢为”的畏难情绪。不敢为,说到底还是私心重,怕出问题、怕担责,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这样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又怎能为党分忧、为民造福呢?心底无私天地宽。领导干部要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胸怀和担当,把党的原则、党的事业、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讲真话、办实事、敢担责。当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做到百分之百、方方面面都满意是很难的。但对于看准了的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利的事,对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就要抢抓机遇、克服困难、立说立行,就要一往无前、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是干事创业必须补齐“不会为”的能力短板。当前,一些干部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遇见难事东躲西藏,碰到矛盾上推下卸,处理问题左搪右塞,这实质上就是“本领恐慌”。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明确提出了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的新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切实增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多学会一些新的“打法”,早日成为有“几把刷子”的人。要读点哲学、学点美学,懂得时尚、辨得真伪,做事大气而不大手大脚,做人和气而不当和事佬,做官正气而不故作正态,真正成为具有战略思维、宽阔视野、大局情怀、历史担当的现代化建设型领导干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