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以“三化”促“三转”
为贯彻全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武陵区瞄准自身纪检监察的重点和难点,以“三化”促“三转”,以“三转”带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规范化推动职能转变。为避免职责不清,形成反腐盲区,武陵区规范纪委的职责边界,明确纪委的监督责任,把不该伸的手收回来,把该伸的手伸出去,将查办案件、监督检查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系,把廉洁村居示范点建设、勤廉之星评选、节日期间明察暗访作为纪检监察的三堂“必修课”抓紧抓好。特别是创新开展了区、乡、村“提醒交心、告诫诫勉、成案核实”三级谈话机制,将违纪违规干部的行为归纳为“职责履行、廉洁自律、生活作风、效能监察”4种类型12种情节,分别对应三个级别。截至8月,共进行三级谈话68次,涉及党员干部65人,纠正违纪或错误行为75个,获取线索信息41条,转立案8件,有效教育和震慑了全区党员干部。
以信息化推动方式转变。积极应对网络反腐新需求,丰富宣传载体,改进过去违纪案件信息收集方式,案件审理方式和信息发布方式,着力加强“武陵廉洁网”建设。在网站上开辟8个大栏目23个子栏目,明确区纪委11个室专人负责管理,对信息动态、案件曝光、机构职能、信访举报、廉政大家谈、经验交流等栏目进行重点宣传和推介,回应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同时,对加强纪检监察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求乡、村和区直部门纪委书记、纪检干部,每月定期报送基层廉政动态信息,建立纪检监察与审计、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机关的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拓宽案源渠道。
以制度化推动作风转变。对照当前作风建设中出现的干部作风不正,公款消费、上下班迟到早退、接受服务对象宴请、公车使用违规等行为,制定《关于坚持厉行节约强化四费支出管理的通知》、《常德市武陵区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公车整治专项治理办法》、《干部作风考核办法》《纪检监察干部“十严禁”》等一系列制度,矫正干部思想和行为“越轨”问题,严防“灯下黑”。目前,武陵区纪委已经出台作风建设制度或规定14个,还将有 17项制度将根据上级精神适时出台。(通讯员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