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互联网+监督”发现问题线索147条
“你们纪委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真高,我反映问题后第一时间就有人联系我了解详细情况,并持续跟踪直至问题处理完毕,我非常满意。”常德市武陵区河洑镇犀牛口社区居民彭秋云感慨道。今年来,常德武陵区纪委借助“互联网+监督”平台采取多种措施对群众开展“零距离”服务。
打破壁垒,让信息数据“晒太阳”。自从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武陵区共完成民生项目资金采集111项,涉及资金3653763.82万元,项目发放数824笔,个人发放数391503笔,项目公示数5笔,支出明细数1135笔;村级财务公开 5841笔收入、涉及金额 35975.22万元, 25006笔支出、 53423张票据、涉及金额 41432.06万元,将全区2017年以来的民生资金及村级财务予以全面公开公示。这一新举措改变了信息数据躺在铁皮柜、摆在部门表册的常态,让尘封已久的信息数据出来晒晒太阳,真正实现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接受社会监督。
一键投诉举报,让微腐败无处遁形。“互联网+监督”平台围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真正实现对每笔资金从上而下,从内到外,从职能部门到农户的“海陆空”全方位公示公开。农户一旦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通过移动APP等各种途径在网上进行一键投诉举报,涉及的职能部门必须及时予以回复。武陵区纪委高度重视“互联网+监督”平台投诉举报问题线索处置,指定专人负责,坚持“四个第一”: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回复。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台账,确保投诉举报人对职能部门的回复满意率达到100%。自平台开通以来,武陵区共收到投诉举报5件,已办结4件,查实3件,未出现二次投诉举报现象。
延伸触手,为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的翅膀。大数据早已经成为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简单来讲,它是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汇总的庞大数据组,能够依据一定的规则为用户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价值,从而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互联网+监督”平台加入“大数据分析模块”,整合工商、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数据资源,设置个体户领取、去世人员领取等六类比对规则,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发现问题线索方面的先天优势,促进监督执纪的触手进一步延伸。
据悉,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线索147,经大数据比对发现买房人员领取困难补助问题线索3条、疑似死亡人员领取补贴问题线索87条、企业法人领取补助问题线索34条、非残疾人员领取补助问题线索23条。武陵区纪委通过谈话函询、走访调查、收集书证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已约谈2人,诫勉谈话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