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7旬老党员30年如一日 悉心照顾残疾邻居
方爱庆,岳阳市平江县人。他和老伴一道,30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全家智障的邻居鲁金玉一家,无怨无悔,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方爱庆一家原来一直与身有智障,半身瘫痪的鲁金玉一家比邻而居。三十年来方爱庆对他们关照有加。2010年方爱庆操持为鲁金玉一家修建了一栋3间砖混结构的平房,结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让大半辈子处于风雨飘摇中鲁金玉一家有了一处安全的住所。2014年他力排众议,多方筹措药费,送鲁金玉到医院治疗,将生命垂危的鲁金玉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为了让鲁金玉一家尽快脱贫,他找关系将鲁金玉唯一的儿子送到熟人办的厂里打工,让他家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自己和老伴义无反顾地揽下照顾鲁金玉的任务。他和老伴不但悉心照顾鲁金玉的饮食起居,还为他家作种3亩田,他擆进了种田的成本和请工开支,田地里的收入,他颗粒不少全交给了鲁金玉一家,他无私奉献,厚厚的一个账本里面,他详细记录了三年来鲁金玉的每一笔开支,得到的每一笔扶贫款项。他和老伴对鲁金玉无微不至的照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平江县木金乡保联村,现年70岁的该村原支书、老共产党员方爱庆和老伴。30年来,无私照顾精准贫困户残疾人鲁金玉一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安居落成,衣带渐宽终不悔 现年80岁的鲁金玉和已故老伴方晓春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智障人,两人结合,生下一男一女,脑筋都不太好使。八年前,这个特殊的四口之家一直蜗居在一间半土坯筑就的老房子里,与方爱庆家比邻而居,几十年来,方爱庆全家一向对其关照有加,大事小事都是他出面为她家料理。 2010年,鲁金玉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方爱庆组织人手在旁边的空地上为她家搭建了一个临时居住的棚子,可是棚子总抵挡不住大风大雨的侵袭,每到下大雨的时候,方爱庆全家齐上阵,拉拉扯扯将她一家四口安置到自己家中,包下他们的吃喝拉撒睡,一次两次倒没什么问题,次数多了,自家的生活还是会受点影响,以前一直支持自己做法的儿女们,也颇有微词了。他也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考虑再三,他决定出面替她家新建一处安全的砖混住所。 说干就干,他在自家屋后三百米左右的地方为她家选好了一个开阔的屋基地。然后着手到附近长寿镇的建材店赊建材、请建筑工匠。当这些人听说是为鲁金玉一家建房时,都不情愿了,大家谁都明白与这样的家庭做生意别说赚钱,到时成本能不能收回都成问题。方爱庆很理解他们的苦衷,他说“我用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党性担保,到时只管来找我来结账!保证不欠大家一分钱过年!”众人被他的热心与执着感动了,纷纷为建房提供方便。他老伴也起早贪黑为工匠们做饭送水,在家的左邻右舍也过来义务帮忙。在他的操持下,一栋带有厨灶房和卫生间的三间砖混平房很快建成了。当年过年,方爱庆采用自己塾付、找政府帮忙、动员本地人助工等方式,兑现承诺,没有拖欠店家和工匠一分钱。看着鲁金玉一家欢欢喜喜搬到了自己的新家,为建房操碎了心掉了十几斤肉的方爱庆更是感到兴奋,他说,以后刮风下雨,再也不会为他一家担惊受怕了。 力排众议,危难之处显担当 2014年的一个深夜,家住鲁金玉最近的邻居慌慌张张敲开了方爱庆家的大门,说鲁金玉疯得厉害,叫方爱庆快去看看。走出家门,耳旁就传来鲁金玉一声声凄厉的叫声,在万赖俱寂的夜里格外刺耳、恐怖。一进门,只见鲁金玉正用手捂着肚子在地上翻滚,嚎叫,豆大的汗珠不停往外冒,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鲁金玉平时精神有点不正常,但这样的场面以前从未出现过,因此方爱庆断定那不是发疯,一定是患上了什么急性疾病,必须紧急送医院检查治疗,他打电话叫来一辆小车,与邻居一道手忙脚乱将鲁金玉护送到县人民医院,最后医院确诊为急性肝胆结石,病情严重,要立即做胆囊切除手术。可是,治疗加上住院费要预交一万多元,而此时鲁金玉那些闻讯赶来的亲戚身上凑在一起也不足三千元,还有七千多元没着落。当时现场有人说,反正她年事已高,平日疯疯癫癫,半身不遂,没人照顾,还不如放弃手术,省下这笔费用去料理后事。这时,方爱庆站了出来,力排众议。他坚持,手术一定要做,不足的七千元钱他想办法借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哪怕是手术不成功,也不能落下一个见死不救的骂名!动手术之前需亲属签字,鲁金玉那些远房亲戚出于各种原因不敢签这个字,这时又是方爱庆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因为抢救及时,再加上后期方爱庆一家的精心照料,硬是将鲁金玉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七千多元的医疗费用后经方爱庆多方筹措也全部得到了解决。 悉心照料,不是亲人胜亲人 鲁金玉的肝胆结石病治愈以后,她和四十多岁的儿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女儿已出嫁)。三年前,平江县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鲁金玉作为精准扶贫户,受到了当地党和政府的特别关照,帮扶她家的扶贫干部尽心尽责,帮她家享受到了所有的优惠政策。但真正要让这么一个没有稳定收入的特殊家庭如期脱贫,困难还相当大。关键时刻,老党员方爱庆再一次挺身而出,他找到了本村在广东办厂的一位老板,请求他安排鲁金玉的儿子到厂里做杂工,包吃包住三千多元钱一月,收入稳定了,但由于鲁金玉的儿子和女儿都不在身边,她的饮食起居又成了问题, 2015年方爱庆再一次自告奋勇和老伴一起接下了照顾半身瘫痪的鲁金玉的任务。 三年来,他和老伴每天轮流为鲁金玉送水送饭,打理家务,悉心照料鲁金玉。去年,他又替鲁金玉家种了3亩地,搭进了种田的成本和请工等开支,收获了一季油菜和39袋稻谷,收入全部给了鲁金玉一家。他说这39袋稻谷和几十斤菜籽油够她吃三四年了,今年他打算再替她家作种一年,将她家的家底打厚实一点。笔者在鲁金玉家的田埂上见到方爱庆的时候,他正头顶烈日帮着除草,动作干练、麻利,丝毫看不出今年已是古稀的年龄了。在家里,他给我们拿出厚厚的一个账本,里面详细记录了三年来鲁金玉的每一笔开支,得到的每一笔扶贫款项。他给我们算了算,除去开支,鲁金玉家现在还略有盈余,收入远超脱贫标准,今年脱贫完全没有问题。言语中,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当地的干部和群众向笔者讲起他的故事都娓娓道来,由衷赞叹:“他呀,比亲生儿子照顾鲁金玉还要细微,鲁金玉精神有问题,不但从未说过一句感激的话,有时还和他对着干,甚至破口大骂,可他总是非常耐烦,从未放弃对她的细心照料”。 受他的影响,方爱庆的儿孙,女媳都极富爱心,只要在家里,他们都会主动为父母分忧,帮忙照顾鲁金玉。我们任何时候走进鲁金玉的家,屋里屋外的干净整洁令你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没有亲生子女料理的残疾人的家。 |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