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接访收到难题,武陵区纪委如何解决?
“多亏了纪委的帮助,我们桑场居民的养老问题终于解决了,不用再忧心忡忡地过日子了!”武陵区芦荻山乡桑场社区十多名失地农民激动地围在纪检干部身边,真切地说到。
2021年12月9日,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在芦荻山乡开展蹲点接访,桑场社区数十名居民集中反映他们的养老问题:“咱们都属于失地农民,怎么就不能按失地农民标准购买社保呢?”“那以后养老真的是大问题。”“我们是响应国家号召所以没了地,养老问题不能让我们老百姓买单吧”……来访群众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心中的忧虑。
接访干部一边耐心安抚群众的情绪,一边现场向芦荻山乡党委了解情况。
早在1998年,桑场社区(原名“五七蚕桑场”)居民响应政府“平垸行洪”政策,落实“双退”(退人退耕),整体移民搬迁,导致失去生产资料,缺乏稳定收入来源,虽然政府一直以来为其发放生活补助金,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养老却成了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桑场外洲属国有土地,无法确权到户,居民难以按照集体土地上失地农民标准落实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养老问题成了他们头上挥之不去的“阴云”。
为了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芦荻山乡党委和社区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但解决该问题涉及大额资金支出,乡党委和社区都力不从心。该信访问题涉及人数多、时间跨度大,关系群众生活生存实际,区纪委监委形成专报向区委报告。
区委主要负责人迅速作出批示,明确区级领导牵头负责处理该信访问题,随后,区纪委监委督促区信访局召集区委政法委、财政局、民政局和芦荻山乡联合会商。在区、乡、村三级联动协作下,在现有生活补助金标准的基础上和政策支持的范围内,对桑场社区居民生活补助金进行提标,根据居民年龄对应分为四档,提高人均补助标准,发放生活补助金。区纪委监委对解决问题的流程开展全程监督,确保政策落实依法依规。
老有所依是群众对生活最朴实的愿望,随着提档后的生活补助金打卡发放到位,“春风”吹散了“阴云”。3月8日,桑场社区十多名群众将绣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字样的锦旗送到区纪委监委。
望着桑场社区群众质朴的笑颜,我不免心生感慨——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咱们纪委监委也毫不含糊。我们不仅会查案办案,还能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