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紧盯学位整治 写好民心文章
教育是百姓长期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长期以来,入学难、教育痛等问题困扰着广大老百姓,影响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获取。2021年9月以来,武陵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学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增学位、优服务、育清廉等措施,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写好民心文章。
上“放心”学,增学位解决“入学难”
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不够一直是人民群众心中的“老大难”。今年春季开学时,在常德市武陵区第五小学的校门口,一位外地户籍家长正带着孩子来校了解报名情况。“按照就近原则,你们是条件符合的,等待录取通知就行。”在得到校长的答复后,家长安了心。
“本来我很担心我们不是本地人,孩子入学有户口限制,没想到很顺利就给孩子报上名了。”当问到是否报名成功时,这位家长开心地回答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陵区作为常德市中心城区,一直面临着学位紧张的难题,人口快速增长,原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老百姓的学位需求。
自实施“学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武陵区始终以实施“学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为抓手,让孩子们上“放心”学。
武陵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谈到这方面时说到:“武陵区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依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将新增学位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建设项目, 截至目前已新增学位9045个。”
上“省心”学,优服务破解“教育痛”
在武陵区第一小学,陶艺室是学生们放学后的乐园,充满想象力的陶艺作品摆放在展览架上;在武陵区育英小学走廊的墙壁上,挂着学生们的书画作品;在武陵区北正街小学,丝弦之声不绝于耳......“各学校的课后服务既有传统的作业辅导,也有各校根据自身特色、常德特色制定的兴趣班,都可以供家长和学生自由选择。经过物价局核定,课后辅导作业是50元一个月,加入兴趣班是100元一个月。费用主要用于对辅导和授课老师进行补贴,支付水电等正常运转的费用以及为学生购置相关的器材。”
学位数量得到了保障,该区对教育服务的质量也同步进行提升。之前,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的“三点半”难题,困扰不少家长,武陵区着力优化服务破解“教育痛”,各小学根据自身的办校特色,用丰富的课后服务,解决了“三点半”的尴尬,让家长省心、让孩子省心。
记者在武陵一小随机采访到学生家长,她如是说到:“以前孩子放学早,对于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来说向来是个难题,只能找校外托管班,但托管班的水平良莠不齐还真是不放心,现在学校都有了丰富的课后服务,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学喜欢的东西,安全也有了保障。”
上“安心”学,育清廉涵养“校风净”
“我们学校对师德师风的建设一直都没有放松过,每学期开学都会有教师们的师德师风培训会,让我们的老师牢记‘廉洁从教’‘清白做人’的从业要求,也为他们自己的人生标定正直的航向。”武陵区工农小学校长张冬芝接受采访时说到。
清廉学校建设,抓好师德师风是关键。通过“书记微党课”、廉洁教育专题讲座、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会议等方式,推进党性教育、廉政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教师坚决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该区坚持将“四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与清廉学校建设相结合,持续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将廉洁元素与中小学教育有机结合,融入教学日常,锻造清净校风。
倡廉有形,润物无声。充分挖掘“廉”内涵、营造“廉”氛围,该区还利用学校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开展全方位的宣传,让清廉元素融入剪纸、丝弦、合唱、书法等活动中,着力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牢廉洁意识,外化为廉洁行为。(武陵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