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搭上“快车”致富路 纪委监委来“护航”
初秋时节,来到武陵区芦荻山乡双往垱村脱贫户何德红家,老何正在家中给鱼塘准备饲料,看见老何家的鱼塘碧波荡漾,时不时还有鱼儿炸水,老何热情的打着招呼。
“今年我又放了上千斤鱼苗,饲料也准备的相当充足,乡里还经常请养殖大户对我进行当面指导,帮我解决鱼苗在生长过程中病害防治、水质等问题。这样下去年底又可以丰收了……”谈起近年来搞养殖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何德红高兴得合不拢嘴。
今年53岁的何德红是武陵区芦荻山乡双往垱村的脱贫户,家里以前有几亩鱼塘,由于养殖技术有限及身体原因,收入一直只能糊口。后来村里将他纳入贫困户,在一系列的好政策的支持和干部的帮扶下,何德红脱了贫。
看到何德红干劲十足,村里还牵线帮他承包了20亩鱼塘。然而,刚刚脱贫的何德红心中却起了顾虑,鱼塘面积增加,成本自然就会增大,资金源就成了问题。就在老何为资金犯愁时,村里的罗书记找到他,政府协助金融机构可以免息提供脱贫户小额信贷服务,帮助发展个体产业,增加收入。后来,经过村里上报,乡政府协助,老何顺利的贷款了4万元用于发展自己的渔业养殖。“多亏了乡纪委和村委干部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及时与自己谈心谈话并鼓励我一定要坚定信心……”说到这里,老何哽咽了,眼中满满的都是感谢。
近年来,武陵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用劲发力,强化对“四个不摘”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等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通过走村入户“察民情”、田间地头“访民生”,把监督“探头”直插基层一线,重点对乡村振兴“微腐败”、惠民惠农“一卡通”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小额信贷、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进行监督,以监督实效促工作高效,助力群众致富奔小康。
“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政策是真的好,我生病动手术住院报销了90%,平时还有帮扶干部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帮助我解决一些生活和养殖过程中的难题,还帮我找销路,现在眼看日子渐渐好起来,自己打心底感谢党和国家,也感谢区、乡、村里的干部对我进行帮扶。”何德红深有感触地说道。
如今,在好政策的扶持下,武陵区像何德红这样的脱贫户收入都逐渐在提高,有的扩大规模进行水果作物种植、有的进行家禽养殖等。区纪委监委也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中去,不仅派干部长期驻村帮扶,还成立多个督察组,对乡村振兴工作中发现的不良苗头倾向,对相关干部进行提醒谈话,督促整改,并跟踪问效,同时,该区纪委监委还注重用身边案例警示教育身边人,鸣响廉的警钟。通过任前廉政谈话、拍摄专题警示教育片、受处分干部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村居干部明纪法、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廉洁动力”。不定时对职能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督促,确保老百姓的事家门口就能解决,实实在在为乡村振兴“护航”。
“乡村振兴,必须廉洁先行;没有廉洁乡村,就没有美丽乡村。我们会持续把监督检查与贴身服务融为一体,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链条,有效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着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邓华志表示。(武陵区纪委监委 唐兢 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