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坚决扛起监督首责 筑牢疫情防控堤坝
武陵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批示精神,紧跟上级决策部署,主动出击、精准监督、稳慎问责,推动四方责任压实、防疫作风严实、工作任务落实,为全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坚持“督战一体”,发挥示范作用。武陵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毫不松懈地开展疫情防控”这一中心工作,采取“督战一体”机制,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轮流下沉基层防疫一线,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在防疫一线树牢“铁军”形象。强化内控管理,当好“示范员”。紧跟疫情防控形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干部离常审批制度,强化对干部离常管控,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层层开展谈心谈话,督促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带头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以严明纪律、严实作风牢牢守住自身疫情防控安全底线。忠诚履职担当,当好“监督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一线监督,做到关键时刻不缺位,监督执纪不缺席,先后投入150余人次对防控人员在岗在位和值班备勤,领导小组指令下达执行,防输入、防扩散、防感染“三防”工作落实以及公共场所人员防护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督促12个专项工作组念好“快、实、细、严”四字诀,做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防范工作。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推动整改,坚定有力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三是服务中心大局,当好“战斗员”。百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就地转化为志愿者,下沉社区、医院、核酸检测点、交通卡口等一线点位,积极投身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各居民小区参与疫情防控网格化“敲门行动”,协助排查800余户、2400余人;深入交通路口、村(社区)每天两轮开展“全民防疫·请戴口罩”防疫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纪检监察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以“志愿红”守护“健康绿”,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坚持“三式监督”,推动监督精准有力。今年以来,武陵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监督的后监督”职责,三项监督并举推动监督精准有力。“调研式”监督,全方位了解情况。明确由5名班子成员分别牵头,成立集中隔离、居家监测、重点场所、交通卡口等5个定向督导检查组,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下沉14个乡镇(街道)、14个村(社区)、3个高速路口卡口、3个集中隔离点、部分商超等开展调研式监督,采取实地检查和个别谈话方式,全方位了解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就监督检查发现的思想麻痹松懈、压力传导不到位、体制机制协调不畅、形势研判分析不深等问题向属地责任乡镇(街道)、监管责任部门进行“双交办”,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制定措施,强化整改。“滚动式”监督,精准化发现问题。紧盯节假日、零星疑似病例流入、周边疫情防控形势升级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开展10轮专项监督检查。每一轮监督检查前,均全面梳理中央和省市区委疫情防控政策规定、领导批示要求及往期问题清单,提前分析研判,及时调整监督重点,不断加强对旅游复苏、复学复课、交通卡口设置、人员排查管控、复工复产等事项的监督,以持续性滚动式督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确保“九不准”政策措施执行到位。10轮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5个。三是“点穴式”监督,零距离传导压力。定期从区委督查室、区政府办督查室、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收集督查问题清单,并对12345热线、网信办等部门收集的涉疫来电、网络舆论进行分析研判,找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对监督内容“列提纲”“明要点”“建清单”,确保监督检查有的放矢,发现问题现场指出,限期整改,传导压力。通过稳准狠“点穴”,短平快解决了个别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五包一”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安装摄像头或报警门磁,部分商超场所码扫码使用率低等问题。
打造监督闭环,确保问题整改落地。坚持平战结合,科学精准防控。平时状态下主要聚焦防控重点不突出、日常防控监管不严、民生保障措施不完善、“九不准”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战时状态下及时将监督重点调整为各级党组织和“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各级各部门服从调度、政令畅通情况;防控措施简单粗暴,擅自提升管控级别等防控过度过当、“层层加码”问题,通过区分平时、战时模式,适时转换监督重点,松弛有度筑牢疫情防控纪律屏障。一方面,武陵区纪委监委始终把严明纪律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各种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即挺纪在前,又稳慎执纪。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偏正向,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推动即知即改,对失职失责导致疫情失控的依规依纪依法查处。今年以来,共通报疫情防控不力典型案例4起,追责问责26人,其中约谈6人、谈话提醒6人,批评教育9人,书面检查3人,诫勉谈话2人。(武陵区纪委监委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