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廉洁家书

两袖清风,廉洁为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两袖清风,廉洁为人

          ——致父亲的一封家书

 

敬爱的父亲:

您好,见字如面!提笔落字,似有万千思绪萦绕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平时您多表现的是不苟言笑,你我父女二人也没能推心置腹的交谈,于是借此家书,说说女儿的心底话。

父亲,您知道吗?您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榜样,尽管您只是普通农民,但在我眼里您是超人一般的存在,无所不能。可近几年却渐渐发觉,您的双鬓覆上了银发,脸上爬起了皱纹。是的,您老了,或许有一天您的脊背将变得佝偻,颤颤巍巍,可您在我心里却是一身傲骨,满身正气。父爱如山,您虽不善言辞,但您每一次的谆谆教诲,我都铭记于心。您一辈子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无愧于心。从儿时有记忆起,你就告诉我“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不能拿”,后来偶然读到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着实与您的话不谋而合。尽管您文化程度不高,却也深知一世为人需脚踏实地,您一直希望我能成为一名老师,育人子弟。可兜兜转转我却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我知道您也会为我感到骄傲,或许我走的这条路与您最初的期许背道而驰,但殊途同归,最后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父亲,最近时常会想起幼时和您并排坐在后门台阶上,乘着凉,听您讲述过去的故事。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身为村会计的爷爷,在谁家揭不开锅的时候,把自家的粮食送去给他,尽管家里还有七八个孩子要养。在谁家孩子没钱上学时,把自己的工资送去给他,尽管自家孩子也要上学。您不常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在那一刻,我在您的眼中看到了对爷爷的尊敬、爱戴,以致后来您也变成了他的模样。记得您和母亲吵得最激烈的一次,是您把家里仅剩的一千块钱借给了别人,母亲喋喋不休的争吵着,您抽着烟,等烟燃尽,您说:“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这个钱”。您依然坐在后门那个台阶上,看着您的背影,我忽然明白了您的坚持。您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言传身教的把这种精神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我的思想里。您说我们是寻常百姓家,将来您也不会留给我任何钱财,但好在我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其实,父亲这都该感谢您,给我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您经常说“遗财不如遗德”,是的,感谢您让我成为了一个有“德”之人。现在我进入了基层工作,也越发的感受到了“德”的重要性,从政者必须清正廉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感谢我们家的端正家风,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丈量是非的标尺,不会迷失自己。我也要学习您身上那种诚实为人,正直做事的品质,勇于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父亲您能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带着一身清正廉洁之气前行。

父亲,您一直都不曾要求我大富大贵,但求一生正气为人,拥有荷花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梅花之高风亮节之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很长,路上少不了荆棘挫折,但我会把您的教诲做为行事做人之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我对您的承诺,对基层工作的承诺,亦是对自己的承诺——两袖清风,廉洁为人。

 

爱您的女儿:

                                      周  晶

                              2018年6月10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